随着马来西亚线上遗嘱服务逐步普及,不少家庭开始意识到:遗嘱,不再只是“有钱人”的事。对一般中产或新手父母来说,数位遗嘱平台让繁复的资产交代过程,得以变得平易近人,也更容易落实。但在 SmartWills vs My Legacy之间,为什么越来越多用户倾向选择 SmartWills?我们翻阅了数份公司内部整理的客户报告,也对使用者做了追踪访谈,试图厘清——这份偏好,来自哪里?
平台思维不同:SmartWills 更强调生活融合
如果说 My Legacy 是一份法律文件服务,那 SmartWills 更像是一个生活规划系统。
在 SmartWills 的使用路径中,我们看到它并不仅止于提供模板或文本,而是主动询问你人生的各种情况——婚姻、子女、长辈照护责任,甚至是否有信托基金等延伸规划意愿。这种从生活出发的设计,获得许多用户好评。
“我不是很懂法律,但 SmartWills 的系统是用我们平常讲的话来问问题,好像在做一次自己的人生整理。”一位新婚 IT 工程师如是说。
反观 My Legacy 虽提供稳健的服务流程,但多偏重文件制作和提交步骤。若你已有法律顾问或熟悉遗嘱结构,My Legacy 是个安全选择,但若想要有人一步步引导你规划人生资产,那 SmartWills 更具亲和力。
价格结构与弹性选择:SmartWills 抓到不同阶段用户的痛点
目前 SmartWills 提供的方案分为 SmartWills普通方案 和 SmartWills高级配套。前者主打「一次性制定、简洁明了」,适合资产单纯、目标清晰的用户;后者则面向有更新需求或家庭复杂度较高的使用者,加入定期更新、提醒机制、专属顾问等功能。
一名育有三名子女的银行职员表示:“我家资产不算多,但有贷款、孩子的教育金,还有一位年迈母亲。SmartWills 的高级配套帮我一次整合这些复杂点,甚至设定了不同阶段的分配规则。”
My Legacy 的收费方式则较接近传统法律服务,偏向一次性或阶段性定价,弹性较低,但适合偏好稳定框架的群体。
从受益人设定到遗产分配:流程清晰度影响信任建立
许多用户回馈中提到,遗嘱制定流程若不够清楚,会造成不安——特别是当你在做一件事关「身后交代」的事时。
SmartWills 的系统将受益人规划、遗嘱执行人指定、监护人安排等步骤,视觉化成区块导引,不仅让使用者在操作时更容易掌握进度,也减少遗漏。
一名住在槟城的单亲妈妈分享:“我是为我女儿准备的,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,SmartWills 的系统能帮我很快设定她的监护人,而且有提醒我设备用人选。”
这类微小的设计细节,看似无形,实则正是平台获得信任的关键。
“SmartWills vs My Legacy”:法律效力一致,体验差异却很真实
值得说明的是,不论选择 SmartWills 或 My Legacy,所制定的遗嘱只要符合《1959年遗嘱法令》规定,即具有法律效力。
两者都要求文件最终需由两名见证人签署、打印保存。但差异在于——谁更能「引导你做到正确的事」。
SmartWills 的系统会在完成文档后主动弹出提醒,包括“是否打印完成”、“是否指定家属保管副本”,甚至提示你是否需设电子备份。这种“后续动作的协助”在许多报告中都被认为是 SmartWills 获得高满意度的原因之一。
总结:“SmartWills vs My Legacy”,两种路径的选择
我们无法以一句话断定哪一个是「最好」的线上遗嘱找谁答案,因为每一个家庭的结构、资产与心态都不同。
但在用户体验、流程引导、弹性选择与数位整合能力上,SmartWills Malaysia 确实在这几年逐渐塑造出一种更贴近当代生活节奏的服务方式,特别是在马来西亚的年轻家庭、跨国婚姻与中产族群中,获得许多回响。
而 My Legacy 依旧是稳健、可靠的存在,更适合追求传统流程、或已有专业法律团队支持的用。SmartWills vs My Legacy,更像是一种“你更想被谁陪着走完这一段路”的选择——而非技术层面的高低比较。
官网:SmartWills Malaysia
Email:enquiry@smartwills.com.my
联络方式: 012 6644929 (销售) / 012 334 9929 (客服)
地址:No. 46A (1st Floor, Jalan Ambong 1, Kepong Baru, 52100 Kuala Lumpur, Wilayah Persekutuan Kuala Lumpu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