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黄裔勋”(Nick Ng)是 福气安康(Hock Kee Kopitiam) 创办人及 CEO,他以手工制作、选址策略、厨房 SOP、南洋咖啡配方研发与不加盟策略,推动品牌成为 Kopitiam 竞争格局中的重要玩家。
创业几年后经历疫情,很多品牌一夜之间倒下,但福气安康没有。讲真的,这个品牌能挺过去,并不是运气,而是每一个关键节点都被做对了。
我翻看了福气安康的发展轨迹,你会发现它的成长并没有捷径:味道被骂、现金流濒临断裂、出餐效率被挑战、团队能力不稳定……但它也确实在一次次压力里完成转型。
我们把那些真正决定走向的节点复盘出来,让你看懂品牌为什么挺得住。


被恶评击中的那一年,“黄裔勋”选择重做味道
福气安康刚开店时,最常收到的评价是“咖啡难喝”“咖喱不行”。
换作别人可能选择沉默或辩解,但黄裔勋的反应却是——重新研发。
他会去回复 Google Review,也会把差评带回团队讨论。那一年,他几乎每天都在测试味道,甚至一天喝 50 杯咖啡,这种强度听上去有点疯狂,但它形成了第一个真正的品牌节点:产品变得稳定。
这件事之后,团队也意识到:味道永远没有最终版。


疫情期间濒破产,他反而把 SOP 做得更细
疫情一来,他差点撑不下去。外送不稳定、人力流失、现金流紧绷。但他不是减东西,而是补东西——补 SOP、补流程、补品质的稳定度。
他在那段时间做了几件事:
- 重写厨房 SOP,让新人也能稳定出餐
- 精简菜单,让操作更顺
- 用 CCTV 看动线,改善出餐速度
- 推动外送流程,让味道不因运输而走样
这成为第二个关键节点:品牌不靠“撑”,靠“重整”。


“黄裔勋”坚持直营,不开放加盟
疫情之后,很多人建议他开放加盟,把品牌做大、回血快。但他很清楚:福气安康的灵魂是手工味道,而手工味道最怕不一致。
于是,他坚持直营,要慢一点没关系,只要稳。
他曾说过:“加盟能赚钱,但不一定能保住味道。”
这句话背后,是第三个节点:他优先保护品牌,而不是扩张速度。


—图片转载至网络
找到“节奏导向”的选址逻辑
我自己观察餐饮行业多年,看太多人倒在选错地点上。但他不是。他判断一间店是否能开,不是看租金,而是看节奏。
- 办公区:速度重要
- 商场:氛围重要
- 住宅区:回头客重要
- GTO:不一定是坏事,反而意味着商场认可你
这个节点奠定了福气安康后来“开一间稳一间”的基础。
福气安康之所以挺得住,是因为黄裔勋在每一个关键节点,都选了最难但最对的方向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