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 吉隆坡27日讯 | 马熔锡净利下滑 在这个全球金属市场都动荡不安的时刻,马来西亚冶炼龙头马熔锡(MSC)也没能全身而退。根据最新财报显示,截至2025财年3月底的首个季度,公司净利大跌57.7%,从去年同期的1824万令吉跌至仅仅772万令吉

造成这一滑坡的罪魁祸首?并不是市场需求暴跌,而是一笔来自内陆税收局(IRB)的追税通知。旗下采矿子公司Rahman Hydraulic Tin被追讨2019、2021、2022年三个课税年的额外税款与罚款,原本高达3130万令吉,经过上诉才减为1410万。虽然减轻不少——但终究还是得缴。

这还只是冰山一角。想想看,一个季度就吞掉1400多万,谁受得了?


马熔锡净利下滑背后,还有另一个隐忧?

我们不妨换个角度看。虽说税务是一次性的突发事件,但财报里另一个数字更让人眉头一皱——营业额只“微增”了2%,来到3亿6977万令吉。换句话说,即便锡价上涨带来些许提振,公司整体营运的增长力还是偏弱。

而这可能正是马熔锡管理层正在加快“转型”的原因。

公司总执行长杨满堂就提到,未来将关闭沿用多年的北海冶炼厂,全力迁至位于英达岛(Pulau Indah)的新厂房。不只是为了提升效率,也是为了降低碳排放、顺应全球环保趋势。

这个战略听起来挺明智的——但执行成本与时间?谁也说不准。


提升采矿量、找新伙伴,马熔锡想的远不止眼前

值得注意的是,除了冶炼厂搬迁,马熔锡还在积极扩大采矿产量,并计划寻找新的合作伙伴来推动更大的产业协同。说白了,现阶段的盈利滑坡,并没有让他们放弃前进。

其实很多人不知道,马熔锡早就不是那个只靠传统冶炼维生的老牌企业。他们在“低碳”、“数码化”和“资源整合”方面,默默布局多年,只是这次——被税务事件抢走了风头罢了。


马熔锡净利下滑 | 不代表它不值得关注

回头看,“马熔锡净利下滑”固然是个让人皱眉的财务结果,但它也许更像是一种转型的代价。一次性支出压缩了当季账面数字,却未必影响公司长期价值。

从英达岛的高效冶炼新基地,到日渐深化的矿产布局和合作策略,这家公司似乎已经在为“后锡价波动时代”找出路了。

下一季能否转亏为盈?或许还要看锡价、全球经济走势和——他们自己内部的执行力。

但至少,故事还没说完。

Previous post 怡保工程再出手:14亿打造NPE延长线,巴生谷交通有望大解放!
Next post VANZO控股:逆风翻盘的香氛新秀,净利飙升255万,未来增长可期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